正顎手術正顎削骨中心

全身麻醉 麻醉方式
2-4 小時 手術時間
無需拆線 術後拆線
兩週左右 復原時間

 

 

正顎手術是將上下顎骨切開後重新調整齒顎間的位置,治療目的是協助矯正咬合不良,並調整臉形及增進美觀。
 

可幫助哪些患者?

下顎前突(Mandibular Prognathism) 俗名:戽斗

下顎前突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除了外觀受影響外,在咬字的清晰度與咀嚼功能等方面也會有不同程度障礙;且下顎前突的發病因素,有一部份是受遺傳的影響,但是真正的原因多半不明。
下顎前突會使臉部下唇以下部份向前突出,從側面看會明顯見到下巴突出,正面看則下巴會較正常人寬、大,上嘴唇顯得較薄,鼻子兩側顯得後縮。
有部分患者會有兩側下巴大小不對稱與偏斜的情形。
 

雙顎前突出 (Bimaxillary Protrusion) 俗名:暴牙

雙顎前突由於上下前牙突出,在外觀上常見為牙齒容易外露,嘴唇在休息狀態時不能自然閉合、笑時牙齦暴露太多、嘴巴顯得比較大,嘴唇較厚,相對之下,下巴顯得小而後縮,再加上患者為掩飾外露的牙齒強行閉合雙唇使下巴顯得更小。
雙顎暴牙可與安格式一、二、三級咬合併生,亦可與垂直咬合(如:開咬、深咬問題重疊發生)
雙顎前突的治療,依程度與年紀會有所不同;在青春期時可以用牙科矯正治療,成人則可合併正顎手術治療。
 

上顎後縮 (Maxillary retrusion):

上顎後縮較多見於顎裂患者及某些先天顱顏畸形患者。
臨床乍看下外觀會與下顎前突相似,但鼻子兩側的凹陷會比較明顯;主要原因為上顎發育較下顎差,而不是下顎太突出。
 

下顎後縮 (Mandible retrusion):

外觀上下巴會顯得小而短,臉形較短;且下顎後縮常合併有牙齒開咬的情形,此時上下顎都必須手術才能重建正常的臉形。
部份病人會合併有顳顎關節的問題與睡眠時的呼吸障礙。
 

下顎歪斜:

因下顎骨兩邊生長發育不一致,使下巴偏至生長較小的一邊,原因可能是下顎顎關節一邊損傷或發育過度所致。
以上朋友在生活中可能會感受到的困擾為:
・咬合位置不正造成的咀嚼不便(例如難以撕咬肉片或是麵條)
・發音不甚清楚
・對自己的外觀感到困擾
・顳顎關節疼痛
・齒列開咬(後牙咬到時,前牙仍不能閉合者)
・睡眠呼吸中止症
 

正顎手術的種類

下顎骨矢狀劈開術 (BSSO術式):

將下顎骨的垂直枝做矢狀切開,重新調整位置,再以迷你鈦金屬釘固定,可將下顎做上下前後移動與左右轉動
 

上顎前部切骨手術 (Wassmund術式):

是上顎骨前端的切骨術,通常需拔掉上顎的第一小臼齒,再磨掉齒縫間的骨頭與上顎的骨頭,將前排牙齒往後方退。
 

下顎前部切骨手術 (Kole術式):

和上述Wassmund術式類似,也可能需要拔下顎的第一小臼齒,將牙齒往後退。
 

勒福氏第一形上顎切骨手術 (LeFort I 術式):

是將上顎骨的齒槽突部份切開,重新調整位置,再以鋼釘固定,可縮短中臉部,也可將上顎前移,左右移動。
 

下巴整形術 (Genioplasty):

功能為將後縮的下巴推出來。
 
-以上這五種術式可單獨或合併施行。在患者與齒顎矯正醫師,顱顏外科醫師討論達成共識後,由齒顎矯正醫師擬定手術計劃,顱顏外科醫師再施行手術-
 


常見問答


Q:正顎手術之後,需要多長的恢復時間?
A:由於口部新陳代謝良好,傷口在兩星期內就可以癒合。

Q:正顎手術之後,咬合位置也有改變,我會不會因此而有咬字方面的困難?
A:術後初期說話時,舌頭在口腔內動作的感覺會有一點不太一樣,這時您會覺得自己咬字的方式跟以前不同,但基本上聽眾都可以清楚理解你說的話,等到術後幾週,顎骨和咬合面都已排列至正確位置時,咬字就會比手術前更順暢清晰。

Q:正顎手術之後是否有傷口發炎的可能性?
A:任何手術後均有發生感染的可能,因為口腔的血液循環旺盛,較身體其他的部位要好,所以發炎的機會較小,約1%~3%。
一般而言術後保持作息正常不要熬夜、營養均衡的話,能降低發炎機會。如果術後回家發生以下症狀,可能是發炎,須盡快與我們連絡:發燒、臉部或頸部原本消腫的地方又再腫起來或局部發熱變紅、原本已經不痛的地方卻又出現疼痛感覺。醫師會視您的狀況建議溫敷,或是在口內切開小洞將膿引出。
術後發炎狀況輕者,發炎為您帶來的困擾為減慢您復原的速度、造成頻繁回診的麻煩,極少數發炎嚴重者可能要住院觀察。
為了避免術後發炎帶來困擾,手術前、手術後需注意執行健康生活習慣、絕對不要熬夜趕作業或打電玩遊戲。

Q:正顎手術之後,是否一定要繼續進行齒顎矯正治療?
A:是的。
原因之一是,正顎手術後,顎骨雖然已移置正常位置,但因為顎骨移動而改變位置的牙齒仍需齒顎矯正治療把牙齒咬合調至最理想位置。
原因之二是,由於顏面部軟組織(皮膚、肌肉、韌帶等)在顎骨移動後,因為拉扯產生抵抗的力量,有可能使得最初開刀後的臉型結果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後,又有少許回復原先的臉型的趨勢(但儘管如此,仍然會比術前原先的臉型接近正常的臉型,極少數需再次手術),所以需要以齒顎矯正的方式,幫忙控制顎骨位置保持在術後初始的臉型結果,並完成牙齒的理想咬合。

Q:手術後戴矯正器及維持器需要多少時間?
A:手術前加上手術後的齒顎矯正治療時間總合最長約為兩年,如果您手術前進行齒顎矯正的時間較短,那麼手術後進行齒顎矯正的時間就會較長。大部分術後齒顎矯正治療均在術後六個月至一年完成。術後齒顎矯正治療完成後,就會進入牙齒咬合保固期,矯正裝置會完全拆除後,換成固定式或活動式維持器,會繼續定期追蹤至術後四年為止,但有必要時會更久。

Q:術後嘴巴張合有點問題,到時閉的起來嗎?
A:可以。
肌肉和骨骼會自動調整,一個月後會康復,嘴才能拉大。

Q:膠帶自行撕去可以嗎?
A:約術後一星期後便可以撕去。

Q:手術是用釘子釘上的,那釘子會掉嗎?另外骨頭是用撥離的,肌肉和骨頭會分離掉嗎?
A:四個星期後就會黏在一起了,不會掉的。
一個月初步癒合,一個月內不可以撞到或潛水;通常兩個月內骨頭比較弱,三個月後就狀況比較穩定了。

Q:腫脹怎麼樣才清的快?
A:手術後2天內冰敷;手術後3~10天內,以40℃左右的熱水溫敷,以增加循環(但其實不敷也可以)。
主要是要等時間,完全消腫大概需要1個月。

Q:矯正下巴會麻麻的,大概多久才會恢復?術後外觀何時才會恢復正常?
A:恢復期大概六個月。

Q:術後一直流鼻血,會不會有問題?
A:因為傷口的關係才會造成流血,流血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Q:嘴巴內有怪味道,為什麼呢?怎麼改善?
A:血水和細菌混在一起會發臭,有時候漱口水的味道也是怪味道的原因之一,要多漱口,一般來說用開水就可以了。

Q:術後左耳痛、眼睛痛是正常的嗎?會好嗎?
A:因為耳咽管腫,中耳壓力不平衡,所以造成疼痛,會慢慢好的。 
眼睛痛的話,如果視力沒問題,那就不用太擔心,也會好轉。

Q:開刀後需要補充鈣質嗎?
A:不用特別補充,正常飲食就好。

Q:術後漱口用普通自來水不會發炎嗎?
A:不會,嘴巴內的細菌往往比自來水還多,所以不至於用自來水漱口就會發炎。

Q:術後的進食該注意什麼呢?吃半油質的食物會難以清理嗎?
A:3天內可吃流質的食物,如牛奶、蔬果汁、果汁。
10天~20天內吃軟質的食物,如蒸蛋、布丁、麵線、稀飯等。
吃半油質的食物不會難清理,可以吃以水一沖即沖走的那種為主。

手術注意事項

 

・手術剛結束可以調整床,使頭部抬高45度,減少頭部的腫脹,並且不要側睡或是趴睡。

 
拍痰:
為減少麻醉後痰堆積於肺部,導致不舒服,建議手術剛回病房或是每兩小時,請家人以手掌微彎輕叩幼兒的背部(範圍腰部以上以及腋下兩側)
 

清潔:

正顎手術是經由口腔進行,傷口隱藏於口腔內,因此口腔衛生非常重要,主要是降低術後傷口的感染率。
口內的手術傷口會微滲血是正常現象,加上牙齒上有矯正器容易沾血塊,可使用開水或消毒水漱口,若自覺張口動作無不適感時,可用軟毛小牙刷清潔,愈早開始刷牙,口腔愈易清潔乾淨。
無論有無進食,至少每隔2-4個小時就必需刷牙漱口以保持口內清潔,在進食後也一定要再追加口內清潔。
漱口水:沒有指定的廠牌,請用有殺菌且不刺激的漱口水(可以稀釋1/4至1/2使用)
顏面及頸部手術後可以使用溫濕毛巾除去消毒液。
 

進食:

近年來多採用不需鋼絲將上下顎固定在一起,嘴巴可以自由張開。
手術後清醒便可以嘗試喝水,隔日如果沒有嘔吐的情形,可以開始嘗試喝流質的食物,如果汁,牛奶,豆漿,米漿,運動飲料,米湯,魚湯,雞湯,亞培安素等,依腫脹及不適感的改善,可開始逐漸吃不需咀嚼的軟質食物,如蒸蛋、布丁、稀飯、碎麵條、水果泥、馬鈴薯泥、豆花等;在術後的四週至六週都必須進食軟質食物,等骨骼癒合後才能承受咬合的力量,逐漸的恢復正常飲食。
再次叮嚀,在進食後務必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手術後的生活作息:

在體力可以負擔的情形下,盡可能的下床活動,以及早一點恢復正常作息。
要注意的是手術後的前三天尿管拔除後勿突然站起趕著去廁所,因為血壓的即時變化容易暈倒在廁所,建議先坐起等三至五分鐘,站起等三至五分鐘後再走去廁所。
為了增強自體的抵抗力,不要抽煙,不要喝酒,不要進食有刺激的食物(像是辛辣的食物)(氣水可樂及沙士應盡量避免),生活作息要正常不要熬夜,避免感冒。
千萬不要熬夜,因為熬夜會減低抵抗力,是造成手術後感染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顏面腫脹:

手術後顏面的腫脹是無法避免的,通常於第一週最為顯著,適合在家休養;第二週明顯消腫;第三、四週外觀上腫脹會較不明顯但仍會有緊繃感。
腫脹程度的變化會隨著時間漸漸改善,一個月後會漸漸的完全自然。
 

冰敷與溫敷:

術後開始至第三天,減輕腫脹的方法為使用冷毛巾或冰水袋,冰敷雙頰及下巴開刀部位。
通常在手術後第五至六天開始改用乾淨的溫毛巾進行溫敷,切記勿使用過燙的毛巾進行溫敷,通常手術後臉部感覺會比較遲鈍,容易燙傷。
 

術後噁心嘔吐:

根據文獻報告,如不接受相關處置,約1/3病患會發生術後噁心及嘔吐。
術後嘔吐會增加氣管吸入異物的機率,也與手術傷口裂開相關,並會延後病患術後經口進食以及出院。
如果你手術後有噁心及嘔吐的現象請告知醫護人員,給你施打止吐針,請放心止吐針並不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在手術後的嘔吐常常會有手術中您吞入的血水,通常為暗紅色的嘔吐物甚至有血塊,請不要緊張,請告知醫護人員治療你的歐吐現象。
 

拆線:

口腔內的線為可吸收縫線,時間到了會鬆脫,不需要拆線,如果不小心將線頭吞入也不必緊張。
 

骨骼固定所使用的鈦金屬固定板:

鈦金屬固定板是不必取出,除非有特殊狀況,例如發炎或外露等。
出國機場過海關時不會被感應到。
 

術後雙頰、下巴或牙齦麻木感:

有些病人在手術後會覺得雙頰、下巴或牙齦麻木感,大部分病人在手術後三至四個月後會逐漸改善。
可以配合醫師吃綜合維他命B加速麻木感恢復的速度。
案例實照 Before & 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