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重建手術案例分享 — 與傷痕共處的美麗旅程|蕭彥彰醫師

鼻部重建手術案例分享 — 與傷痕共處的美麗旅程|蕭彥彰醫師
2023-12-18作為一名專注於鼻部重建的整形醫師,我深知每一位患者的故事背後都蘊藏著無法言喻的痛楚與期盼。
而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位特別的患者—冒牌生,他的經歷深深觸動了我,也讓我更加體會到醫者的責任與使命。
初見冒牌生:傷痕與希望
第一次見到冒牌生時,他的右眼已經因為之前的玻尿酸隆鼻失敗而失明,鼻翼也因皮膚壞死與組織攣縮而嚴重變形。他坦言,這次失敗讓他對醫美充滿恐懼,但他仍鼓起勇氣來尋求重建的可能。
「蕭醫師,我不求漂亮,我只希望能回到原本的樣子。」 他的話語中帶著無奈,卻也夾雜著一絲期待。
在檢查過程中,我觀察到他的右鼻翼攣縮嚴重,皮膚缺損明顯。這樣的情況需要多次手術分步完成。我向他解釋了手術計畫的細節,也告訴他這是一條需要耐心與信心的漫長旅程。
鼻翼重建的挑戰
.png)
.png)
第一次手術,我採用了額頭鼻板技術,移植了一塊額頭的皮膚與組織至他的右鼻翼;這種方法能確保移植組織的色澤與質地與鼻部相符。我們還運用了3D建模技術,通過鏡像左鼻翼的結構來設計重建方案;這樣的技術雖然能提供更高的相似度,但對細節的雕琢依然需要經過多次調整。
手術後的恢復過程充滿挑戰。每次手術結束後,他都會急切地來問:「蕭醫師,我的鼻子什麼時候才會好?」
我總是告訴他:「手術不是一次到位,而是逐步修整。只要你堅持,結果一定會越來越好。」
面對挫折:重建的不止是外貌
在經歷了數次手術後,冒牌生的鼻子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他的敏感與焦慮依然存在。一次術後,他直言:「蕭醫師,我覺得還是不夠好,鼻子一邊大一邊小。」
我理解他的失落,便對他說:「鼻子的重建,就像你眼睛的狀況一樣,我們可能無法讓它完全恢復,但只要你能接受它,學會與它共處,那它就好了。」
最終成果
從2018年至2019年,我們總共進行了七次手術。每次手術後,他的鼻部形態都會有新的進步。在最後一次手術中,我採用了Goretex材料進行鼻梁增高,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美觀度。
在2019年底,我對他說:「你的鼻子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的目標了。」在這次手術之後,他整整三年沒有再來找我。
冒牌生的故事告訴我們,重建的不僅是外貌,還有患者對生活的信心與對自我的接納。每一次手術都不僅僅是技術的挑戰,更是一段與患者共同面對挫折、重建希望的旅程。
冒牌生最終明白了,傷痕不會消失,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與它共處。他的經歷也讓我更堅信,訂製美麗,不用取捨,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屬於自己的完整與幸福。